close

倫敦的叫賣聲-英國散文精選

倫敦的叫賣聲-英國散文精選秒殺搶購

倫敦的叫賣聲-英國散文精選網友評鑑5顆星

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英國文學分類優質推薦

  • 定價:230
  • 優惠價:7161
  • 優惠期限:2014年04月02日止

  • 倫敦的叫賣聲-英國散文精選

    想了解更多倫敦的叫賣聲-英國散文精選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倫敦的叫賣聲》是約瑟夫.艾迪生著名的一篇散文,作為本書書名,文中描述18世紀當時倫敦街頭平凡無奇的景象,栩栩如生就在眼前,賣報紙、賣點心、賣牛奶…等吆喝聲,彷彿也吆喝著讀者來一場新舊世紀英國文學饗宴!

      十六篇英國散文作品 ,橫跨新古典時期至現代主義時期的14位名家,喜愛英美文學的讀者一定不感陌生。透過劉炳善的譯注與介紹,帶領讀者一起潛入文人內心世界。

      像是《格列佛遊記》的斯威夫特,親眼見到愛爾蘭人民遭受殖民者迫害,促成此篇震撼人心的政論名作《育嬰芻議》。蘭姆在《讀書漫談》一文中,從一位熱愛文學者的角度漫談各類書籍與閱讀之樂。夏綠蒂.勃朗特記錄了勃朗特三姊妹於文學創作艱辛的過程,文情並茂。伍爾夫作品用筆調輕鬆的散文,描繪其他作家與作品的文章等,發人深省。還有其他膾炙人口的作品,各具特色,歡迎跟著吆喝聲一起進來觀賞。

    本書特色

    1.本書精選英國散文16篇,多是出自18-20世紀文學大師的佳作,
    從斯威夫特到吳爾夫的二百年間14位英國作家。
    2.按英國文學分期來看,本書囊括了新古典、維多利亞與現代主義時期作品。
    3.由專研英國文學劉炳善教授翻譯並專文介紹作者與其作品特色。
    4.作品皆能反映出文人們豐富的情懷,或幽默略帶譏諷的語調,值得細細品味。

    譯者簡介

    劉炳善

      河南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資深翻譯家,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顧問、國際莎士比亞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著有英文教材《英國文學簡史》、《英國文學常識入門》,譯著《伊利亞隨筆選》、《英國散文選》、《聖女貞德》、《書和畫像》、《倫敦的叫賣聲》,論文集《中英文學漫筆》,作品集《異時異地集》,主編《英漢雙解莎士比亞大詞典》等 。

     

    目錄

    出版緣起 編輯部
    推薦序 辜振豐  
    斯威夫特
    育嬰芻議
    艾迪生與斯梯爾
    旁觀者自述(艾迪生)
    旁觀者俱樂部(斯梯爾)
    倫敦的叫賣聲(艾迪生)
    哥爾德斯密斯
    黑衣人
    蘭姆
    讀書漫談
    黑茲利特
    論平易的文體
    亨特
    睡眠小議
    德.昆西
    知識的文學和力量的文學
    夏洛蒂.勃朗特
    埃利斯.貝爾與阿克頓.貝爾生平紀略
    佩特
    《文藝復興史研究》的引言和結語
    (一)引言
    (二)結語
    史蒂文生
    理想中的黃金國
    本森
    隨筆作家的藝術
    盧卡斯
    葬禮
    伍爾夫
    <我是克莉絲蒂娜.羅塞蒂>

     

    推薦序

    辜振豐

      近年來,台灣出版西洋文學名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重點仍擺在小說,以致於有些精彩的散文集一直未見中譯本亮相。要是能夠推出一些西洋散文名作的中譯本,不但能刺激創作,而且也可擴大讀者的眼界。去年,湊巧在書店買到《伊利亞隨筆》的中譯本,譯者是劉炳善先生,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此書是英國散文家蘭姆的大作,讀完後,當然獲益良多。當時心想要是譯者另一本譯著《倫敦的叫賣聲》能夠能夠在台灣上市,應該是也是好事一樁。

      《倫敦的叫賣聲》是英國名散文家的選集。以英國文學而言,自十六世紀以來,法蘭西斯.培根已經為散文奠定基礎。到了十七世紀中期後,英國市民社會的發展,加上資本主義大行其道,更提供許多寫作的材料。上達王公貴族,下至市井小民,都被作家寫入作品之中。當時,雜誌也開始在市場上大受青睞,更為作家開闢寫作空間。不過,還有兩個空間可以讓作家閒聊,以提供寫作素材,那就是咖啡廳與俱樂部。

      十七世紀,咖啡首度獲取歐洲人的認同。此後,阿姆斯特丹、巴黎、維也納、布拉格、倫敦等地相繼出現咖啡廳。以英國而言,咖啡廳的空間加上超強的人氣,就大大地牽動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一六五?年,猶太人雅各在大學城牛津開設英倫第一家咖啡館。兩年後,希臘人巴斯克‧羅西也在倫敦經營首都第一家咖啡廳。到了一七一四年,咖啡廳的總數竟高達三千家。約有八世紀之久,咖啡廳與市民生活可說是聲氣互通。

      事實上,咖啡廳的誕生適逢清教徒革命期間。一六四九年,克倫威爾領導革命黨,同時將英王查理一世推上斷頭台。日後,王室的統治基礎日漸動搖,而中產階級的勢力扶遙直上。其結果英國市民社會的文化體系開始萌芽。以社會階層來說,可以約略分成三種:第一是熱中於政治的富商;第二是小商人與匠人;第三是背離家鄉而湧向都市的勞工。當時,商人往往群集在咖啡廳,高談闊論,交換商業資訊,而失業的勞工則在此打發時間,聆聽時論。

      顯然,咖啡廳能夠適時提供一個空間,好讓商人相互交換商業情報,因此人氣日漸鼎盛。自一五七一年以來,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倫敦塔西北部所開設的商品經銷所,早已對英國商業的發展貢獻良多,而羅西經營的咖啡廳就是設在這家交易所附近。想來,他不僅洞燭機 先,同時也了解生意的秘訣在於資訊的取得,而咖啡廳剛好可以大開方便之門,利於大家交談。不幸的是,一六六六年,倫敦蒙受大火的侵襲,舊有的經銷所也未能倖免。然而,往後的交易所再度以嶄新的姿態露面時,周遭當然更吸引咖啡廳的林立。

      當今,以經營銀行和保險而享譽全球的洛伊茲財團,顧客群包括大型船公司和瑪麗蓮‧夢露的大腿,過去就是以咖啡廳起家的。當時,英國的海運日漸發達,船隻立即成為英國人擴張勢力的交通工具。但商船設備欠佳,而航海技術更處於起步階段,只要在海上碰到海盜,所有載運的船貨必定遭到洗劫一空。為了確保貨品的安全,商人與保險業者乃聚集在洛伊茲咖啡廳洽談保險。如此一來,咖啡廳更隨著商業保險的需要而門庭若市。

      由於洛伊茲咖啡廳召來眾多人氣,《洛伊茲新聞報》乃應運而生。只要顧客一進門,均可免費享受閱報的快感。當時,倫敦的文盲為數不少,但往往可以經由識字的顧客口中得知社會大事與政治動態,無形中也增添生活的樂趣。往後,每家咖啡廳也如法泡製,以滿足客 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來一杯咖啡只需花費一辨士,以致倫敦人將咖啡廳俗稱為「一辨士大學」。

      在清教徒革命的前後,許多自由派人士經常在咖啡廳流傳一本本小冊子和一張張傳單,大加撻伐專制王權。而顧客更以此為談話材料,針砭時政。顯然,咖啡廳是洞悉政治變化和抒發意見的一個重要場域,各種力量相互激盪。報紙和小冊子的紙質雖然粗糙無比,但由於頁數增加,內容也就更加豐富。英國的新聞事業往後能夠蓬勃發展,咖啡廳居功不小。到了十七世紀中葉,報紙的內容更擴大報導社會新聞,尤其是謀殺、誘拐、名人的緋聞和醜聞,這一來銷路日漸攀升,而廣告也就紛至沓來。

      顯然,咖啡廳的林立刺激傳播事業的發展。不過,從十七世紀末期到18世紀,大家對於報紙和雜誌並沒 有嚴格的區分,因此通常將文字媒體稱為「定期刊物」。一般而言,十七世紀的刊物側重政治內容,而十八世紀則朝向生活的點線面而加以發揮。譬如說,十八世紀的兩本主要刊物──《閒話報》和《旁觀者報》,前者經常記錄貴婦人在咖啡廳裡的閒談;後者則報導名人的花邊新聞和市集的見聞。

      由於出版刊物往往牽涉到寫作,因此在咖啡廳裡經常有文人出入其間,如《閒話報》的發行人李查‧斯梯爾和《旁觀者報》的阿狄生。此外,十七世紀的桂冠詩人卓萊頓過去也是咖啡廳的常客。當時的文人樂於聚在廳內談文論藝,發表詩作。特別是,詩人喜歡利用引人 注目的新聞來當做題材,並融入諷刺詩和諧謔詩的文體,當眾朗讀,如此一來,不免將所有顧客搞得哄堂大笑。

      有一段時間,英國的一批女性曾要求當局剷除咖啡廳,並於一六七四年散發名為《反對咖啡》的小冊子。內容特別強調,異教徒所飲用的咖啡,一旦喝多了,將會導致男性的性能力日漸衰弱,如此一來不僅使男性形同遭到閹割,同時更危害社會的生產力。不過這份薄薄六頁的文章一出,一本匿名的小冊子《對於女性反對咖啡的男性回應》立刻出現在各咖啡廳裡。顯然,內容不外乎以調侃的口吻,反駁那份女性請願書簡直是荒誕無稽。

      一七一四年,英國的咖啡廳總數約三千家,但到了一七三九年卻銳減為五百五十一家。因此,自十八世紀中葉之後,咖啡廳文化在英國日漸衰退。過去,英國進口的咖啡以摩卡為主,但到了十八世紀在市場占有率卻敵不過荷蘭所進口的爪哇咖啡,因為爪哇咖啡要比摩卡來得便宜。同時,由於英國從亞洲進口廉價的茶葉,特別是紅茶逐漸取代往日的咖啡。此外,英國人的住家結構也日漸改善,建材從木頭銳變為以瓦和硬石為主。加上建築法令比過去較為寬鬆,使得具有前後花園的透天厝到處林立。難怪英國民眾逐漸喜歡在舒適的家園享用下午茶。

      然而,英國咖啡廳的沒落也跟店內的氣氛有關。如咖啡廳開始供應酒,並允許顧客可以賭博。其結果,廳內便經常有金錢糾紛出現,而打架鬧事更是層出不窮。很多人無法忍受這種嘈雜的環境,因此中、上階層逐漸轉進具有私密性的俱樂部,享受靜謐的氛圍。例如斯梯爾和阿狄生後來就是俱樂部的常客。顯然,俱樂部文化的興起,加上公園的設立,而報章雜誌愈來愈普及,在在使得咖啡廳的社會功能喪失殆盡。

      由此可見,咖啡廳跟俱樂部一直跟英國散文的興起息息相關。例如,在這本選集中,則有《閒話報》創辦人斯梯爾和阿狄生的文章。一七○九年,斯梯爾創辦雜誌後,以每週三期出刊。內容包含社交娛樂、詩歌、新聞、學術、隨感,尤其是能將時事和閒談融入 隨筆之中。兩年後停刊,但他立即與好友阿狄生合辦《旁觀者報》,內容更為精彩。以阿狄生的〈倫敦的叫賣聲〉為例,他引用一位陌生人的來信,敘述首都各行業 在販賣商品時的聲音與腔調,令人有思古之幽情。同時也將消防隊出現時,敲打一隻銅壺或一個煎鍋的聲音透過文字轉述出來,令人拍案叫絕。

      此外,選集中也包含史威夫特、蘭姆、赫茲立特、維吉尼亞.伍爾夫的文章。蘭姆、斯梯爾、阿狄生等人的文筆都以幽默見稱,但史威夫特的特色則是以辛辣的文筆走紅於英國文壇。在〈育嬰爭議〉一文 中,他以反諷的口吻,批判英國殖民者的貪婪,並建議愛爾蘭窮人除了留一個孩子,以傳宗接代,其餘的孩子都應獻給他們當餐桌的食物。

      赫茲立特與蘭姆形成強烈的對比,前者大鳴大放,善於諷刺別人,而後者為人敦厚,又不失幽默,其性格的性格更表現在《伊利亞隨筆》中。即使他挖苦別人,大多點到為止。平時,他撰文歌頌社會邊緣人,是位富於同情心的作家。在他眼中,乞丐和掃煙囪小孩的貢獻遠大於名人政要。至於創作方面,蘭姆也不固步自封,腦中早有一股超越前人意志力。他指出,人一天到晚受到人家高明思想的哺育,自己身上的創造本領永遠休想發展。因此,創作就是要擺脫前輩作家的陰影,找到自己的風格。

      至於蘭姆在〈退休者〉一文中,敘述自己在東印度公司任職三十三年,最後終於退休,以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平時只有幾天的假期,是小小的奢望,正如同他指出:「我正是靠這一點指望,熬過了一年年漫長的歲月忍住了囚禁般的日子。」蘭姆的創作期間,正值法國大革命前後。在英倫對岸點燃革命的火花時,民眾攻陷巴士底獄,此後歐洲進入資本主義階段,但許多則開始過著上班的日子,因此反諷的是,歐洲開始變成一座大監獄。看來蘭姆的比喻倒是十分恰當。然而,蘭姆的政治意識較為稀薄,所以對於老東家並沒有批判。其實他所任職的東印度公司在伊麗莎白一世時代就成立,本身還擁有部隊,早期曾經掌控進口中國茶葉的專賣權,後來國會取消這種特權,以致於這家公司虧損連連,最後還搞起販賣鴉片的勾當。

      本書也收錄維多莉時代的批評家佩特和現代作家伍爾夫的文章。一談起現代英國文學的創新,則要提到女小說家維吉尼亞.伍爾夫,同時要是論及女性主義,則必須佩服她的洞察力,剖析兩性關係的奧秘。伍爾夫出身於書香世家,父親是名學者萊斯里.史蒂芬,曾主編《國家傳記辭典》和《五穀丘》雜誌。但她家仍秉持維多莉亞傳統:重男輕女,加上伍爾夫從小精神異常,以致沒有接受正規教育。不過,伍爾夫本身才氣縱橫,透過不斷地努力,天天待在父親的書房博覽群籍。長大後,伍爾夫推出許多精彩小說,如《美麗佳人奧蘭多》、《達洛威夫人》、《燈塔行》、《海浪》等。此外,她透過犀利的散文在英美兩地的報章雜誌撰寫書評,並探討小說創作和兩性關係。她也與先生萊歐納德合開霍格思出版社。值得一提的是,她在五十歲時接受劍橋大學聘請,擔任克拉克講座教授,而她父親萊斯也曾榮獲此項職位。

      在伍爾夫的有關兩性論述中,以《自己的房間》評價最高。過去,她分別在紐納姆藝術學校和格頓女子學院發表演說,後來,她將這兩篇論文修改後,集結成書。在書中,她探討女作家在西方歷史的處境和努力。同時,她更以自己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娓娓道出成為女作家的條件。她自小就有自己的書房,長大後自己因出版小說和寫書評,以至於可以請人做家事。如此一來,便有時間從容不迫地寫作。因此她指出,要當女作家,首先自己必須要有自己的書房,接著更要有錢。

      此外,她認為,寫作傳統十分重要。她諷刺一些男作家如華滋華斯、濟慈、蘭姆,即使他們對英國文學貢獻良多,卻沒給任何女性有寫作上的營養。可怕的是,在父權社會中,女性的心智遭到扭曲,以至於缺乏自信。有些女作家到了十九世紀竟然以男性筆名發表作品,例如,喬治.艾略特本名是瑪麗.艾雯絲;法國女小說家喬治.桑本名是奧爾羅.杜邦。

      最後,伍爾夫在書中更以具體例子,鼓勵女性從事寫作。她指出,十八世紀以來,有成百上千的婦女依靠翻譯古典文學,或撰寫不計其數的蹩腳小說來增加零用錢或貼補家用,這些小說並沒有被教科書選用,但在倫敦查令十字街的廉價書攤上可以買到。此外,她更推崇中產階級女作家阿芙拉.貝恩,本身具有平民的特質:幽默、活力、勇氣。過去,她丈夫逝世,加上自己幾次投機生意失敗後,不得不運用智力謀生,以寫作過日子。尤其是,她靠寫作過活這件事的重要性遠勝於她的作品,因為貝恩夫人可以做為後代女性的典範。至少,許多少女知道貝恩的獨立,以後大可向父母說:「我們可以不必靠你們的生活費,透過自己的筆就可以過日子。」這本散文選所收錄她的四篇文章,或多或少可以了解她的思想和犀利的文筆。

      綜觀此書,眼光獨到的譯者劉炳善先生非但兼任編輯的角色,同時又對於書中每位作家詳加介紹,因此內容可謂盡善盡美。多年前,此書剛出版,我就仔細閱讀,並視為珍品,之後心想要是繁體版能夠在臺灣問世,倒是有助於讀者重新認識英國散文的特色與幽默,如今書林出版公司終於完成這件美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pip33135 的頭像
      gupip33135

      博客來網路書店

      gupip331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