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布里公寓秒殺搶購
網友評鑑5顆星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其他地區分類優質推薦
想了解更多莫布里公寓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上演在真實舞台的絕頂悲喜劇!赤裸呈現無常人生的幽默縮影!
榮獲挪威文壇最高榮譽「巴拉格文學獎」!「今日書籍」最佳小說!
一扇窗戶就是一個故事,在居民密如蜂窩的挪威百年公寓──莫布里,時刻上演著超乎人類想像力所能臆測的奇妙經歷。
胖女孩布隆迪公主最近上了雜誌的「醜女大變身」單元,居然迷倒瘦子亞當!勞萊與哈台的另類組合,從亞當的發福開始有了轉機……從小夢想當警察的羅伯特,卻因為1.5公分的身高差距,永遠進不了警校。這陣子他正在追查一件人口失蹤案,不過最可疑的嫌犯,好像就是他自己?
隔壁的已婚男子愛上了超商結帳員,為了看到她沒戴眼鏡的樣子,甚至使出跟拍這一招!不過,偷看美女付出的代價可不小……對門的哈利意外被選為「挪威普通男人代表」,但就在記者來採訪的那天早上,他卻做出一連串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非凡事蹟」!
說真的,你永遠都不會太了解跟自己住在同一棟公寓的是些什麼人?在地下室製造登月火箭的秘密組織、立志睡遍各家太太的偷情聖手、為了讓媽媽高興到路上找臨時女朋友的乖兒子……
25扇窗,25篇人生背景各異的故事,主角是莫布里公寓的居民們,他們互相串場、大哭大笑賣力演繹,再生動不過地演出了市井小民獨有的苦樂悲喜。如果你看了會心一笑,那就是你也從中看到了自己的故事!
本書特色
◎榮獲1999年挪威文壇最高榮譽「巴拉格文學獎」!(如同法國「龔固爾文學獎」)
◎獲選2000年挪威「今日書籍」最佳小說!
◎改編劇本榮獲2003年挪威重要文學大獎!
作者簡介
福勞德.格呂頓(Frode Grytten)
出生於1960年,居住在挪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主要用新挪威語寫作。他除了創作之外,還在報社當記者,亦多次榮獲挪威重要文學獎和文學提名獎,如「巴拉格獎」和「圖書館獎」等。
格呂頓於1983年以詩歌步入文壇,後來發表了短篇小說集《像一隻夏天小鳥那樣跳舞,像一隻蜜蜂那樣叮蟄》(1986)、《鳥國以東80度》(1993)和《更多的雨水》(1995)等。但是這些著作都還是潤筆之作。使他一舉成名的是他的這部長篇處女作《莫布里公寓》(1999)。作品一發表立刻得到文學評論家的一致好評,成為2000年挪威「今日書籍」的最佳小說。根據《莫布里公寓》改編的劇本,更在2003年首次上演,深受觀眾喜愛,導演和編劇還在今年獲得了挪威重要文學大獎。
繼《莫布里公寓》之後,格呂頓又發表了短篇小說集《流行歌手》(2001),此作又再度獲得挪威的「今日書籍」選為2001年的最佳小說。在獎項與暢銷量的相互加持下,福勞德.格呂頓可以說是當今挪威文壇最受大眾歡迎的重要作家。
譯者簡介
石琴娥
1936年出生於上海。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北歐恩學專家。曾長期在中國駐瑞典和冰島大使館工作,為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哥本哈根大學和奧斯陸大學訪問學者和訪問教授。
序
莫布里推薦文
蜜蜂的嗡嗡聲其實很親近!
美國女詩人普拉絲(Sylvia Plath)寫過一首〈蜂箱送到了〉。她訂購了養蜜蜂的蜂箱,這天蜂箱送來了。詩裡寫道:
這箱被鎖住,它很危險
我必須和它共度過今夜
而我不能離開它
它無窗,我看不到裡面有甚麼
它只有一列小格子,它沒有出路。
我注意看這格子
它很暗 很暗
感覺好像有很多黑人的手
小小的擠著要出來
黑中之黑 積怒的攀爬著
我怎麼可能放它們出來
那嗡嗡的噪音讓我十分恐懼
這些讓人聽不懂的音節
它有如羅馬的群眾
小小的,一個接一個,老天,都成群出現。
蜂箱是個大蜂巢,它嗡嗡嘈雜,蜜蜂的聲音是聽不懂的音節,在黑黑的蜂箱裡藏著太多不確定的危險,因此普拉絲只好恐懼的把蜂箱留一晚,準備第二天將蜂箱退回。
普拉絲是個非常個人化自由詩人,她的世界容不下太多自身以外的事務。她的蜜蜂不能做任何事,因而遂將收到蜂箱視為是一次意外的侵入。
但像福勞德.格呂頓這個差了好幾個世代的作家,當他在使用「蜂巢」這意象時,它就已不再是一個會讓人恐懼的異物,而是一個城市的縮影。蜂巢是城市和社會,而每格蜂房則是家家戶戶的生命之歌,各有其獨特、驚奇、激情,甚或荒誕、感傷的故事,可供人們分享。格呂頓的「蜂巢」是他故鄉奧達這個地方的莫布里公寓,他將每個蜂房寫出了二十五個故事,這是一種具有社區感的小城風土誌書寫型態。
其實作家寫城鎮的人與風土,早已歷有年所。波特萊爾寫巴黎,總有那麼一點腐熟、倦怠而耽溺的鄉愁喜感。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寫紐瓦克,總是忘不了它繁華落盡的滄桑及譴責。而喬艾斯寫都柏林,則始終掩飾不住他早年自卑之感。這些老一輩的作家,總是胸懷大志,企圖賦予一個城市某種特定的總體意義。
相對比起來,更晚期的作家,由於經歷過戰後文學風格的變遷,諸如政治批判與懷疑,女性主義與後現代文學的寫作已擺脫了過去那種宏大敘事的重擔,遂反而能以平常心去觀照凡夫俗子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在當代作家裡,像愛爾蘭的羅迪.道爾(Roddy Doyle),當他寫都柏林時,就已擺脫了喬艾斯的包伏,而著重社區少年搞樂隊、社區家庭當小販,以及老人家年老輕狂、家庭粉擾等不是沒有意義的瑣事上,始有日常生命的另一種重量。
而福勞德.格呂頓的這本《莫布里公寓》,即是一部城鎮社區的現代風土人情誌。在小說表現形式上,它屬於「連篇故事集」這樣的類型,一棟古老公寓裡的各戶人家,組成了二十五則短篇故事。除了第一篇「為我唱首催眠曲吧」以及第二十五篇「蜂王乳」相互呼應「蜂巢」這個意象外,每個故事皆各自成篇,互不隸屬,合起來就代表了蜂巢裡各個蜂房的不同聲音。它沒有太多微言大義,只是大體上勾勒出每個人的生命際遇,有愛情的探索,有現代男女關係的錯亂,有些涉及人生的狂想亂為,也有嘲謔及懷舊。我們不能說這個蜂巢帶給人們是人類的總體意義,因為這是蜜蜂群雜亂的合唱,各有各的聲音,這就是社會!
作者序
白斑,黑斑
你能憑空畫出一張世界地圖嗎?恐怕不行,結果絕對會是彎曲變形、扭七歪八和混亂不清的。很可能,丹麥會變成一隻腫脹的大拇指、中國明顯變小了;而愛爾蘭就像是一顆橄欖球。那麼,阿根廷會到什麼地方去了呢?
如果要按照記憶畫出一張世界地圖,簡直是一種妄想。簡單說來,就是無法畫得精確。即使在你的腦海裡確實有一幅世界地圖的模樣,但你就是沒辦法依樣把它描繪出來。繪製地圖是一門科學,專業的繪製人員會有多種方法可以處理,例如平衡法、排除簡化法、抽象粗略法等等。然而,沒有一張地圖可以說得了謊。
如果我從挪威搭飛機從西往東去的話,我總喜歡坐在右側靠窗的座位上。飛機通常會飛越福爾格冰川、瑟菲尤倫峽灣和哈當厄高原,最常的是在奧達以北數千公尺的高空中飛過。在晴朗的日子裡,我可以從空中俯視我的故鄉舊居。
在短短的幾分鐘裡,你可以從兩側的懸崖峭壁間看見一個人口稠密的城市,還有那個煉鋅廠坐落其間的小半島。在那裡,河流蜿蜒流過,把市中心一切為二,而早已歇業的冶煉廠至今仍佔地廣闊,從峽谷一直伸展到約盧。
在那遠處的下方,就是我童年時的家。飛機絕不會低飛到可以讓我看見那棟房子,不過它依然屹立在那裡。說不定我的老爸正坐著看報,一面聽著收音機;說不定我媽正站立在陽台上整理她的花草。我在飛越奧達時,心裡正構思著《莫布里公寓》這部小說。我已經完全記不清是何時突發奇想,寫小說的念頭油然而生,但就是有那麼一天,那個念頭鑽進了我的腦袋裡就此扎根。
「我在這裡居住過,」那個念頭說,「我在這裡長大成人。」總會有一天,我要把它寫成一本書並印刷出版,總有一天要把它改編成電影。其實,我早已在著手準備,在鍛鍊自己的筆鋒,持之以恆地磨練著,從不曾中途輟筆,就這麼寫小故事、寫特寫隨筆、寫短劇短文。總有一天,我必定會讓坐落在瑟菲尤倫峽灣縱深地段的這座工業城市再現於我的筆下,因為那裡就是我的故鄉。
但很顯然的,這是一個沒有目標的規劃,一項無法完成的任務。直到有一天,我竟豁然開竅,縱身投入到寫作之中。我想到,喬伊斯不也寫過都柏林?羅伯特.穆西爾(弓廣)不也寫過維也納?薩巴多(金文)不也寫過布宜諾斯艾利斯?多斯.帕索斯寫過紐約吧?薛伍德.安德生.寫過俄亥俄州的溫斯堡鎮吧?村上春樹寫過東京吧?
總要有人動筆寫奧達的。而這個人,當仁不讓就是我了。
不過,實情並非如此。我一想到這些人物便自慚形穢,氣餒得想要停下筆來。但我仍硬著頭皮繼續寫,因為那股欲念已經鑽進我的心裡,那股想要為一個小城市畫一幀肖像畫的衝動──一幅奧達市的肖像畫。我曾經在腦海裡見到了一則又一則小故事,我恨不得把這些軼事源源本本地呈現出來,完整無遺地塞進每個人的腦海,讓所有人和我一起共享,奇怪、震驚、激動、精采、奇妙、平凡、興奮、傷感,還有幸福。
我撒上了一點調味料讓這些故事更有樂趣,也就是增加一、兩個臨時的不速之客──一個政府高層和一個新聞記者,不過寫的仍是奧達本地風光,原汁原味的奧達。希尼(火朋)就曾寫過,有些地方應該在著述文獻中佔有一席之地,讓人一覽便知,了解那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不需要親身在那裡居住過才能得到相同的閱歷。
總要有人動筆寫奧達的。那個人當仁不讓就是我。
結果,這整整花了我四年,也讓我犯盡了所有的錯誤。起先我把所有的故事都安排在奧達的市政廳裡,因為我心裡有個先入之見,以為市政廳是古往今來所有歷史階段的運轉核心。可是卻行不通。因為市政廳的忙閒是有週期性的,於是我只好把所有的故事重新包裝,搬遷到奧達市中心一棟用磚瓦砌成的、叫做「莫布里」的公寓樓房裡。
我本來應該以這棟公寓建造的時空為背景,再把我的故事編排貫穿於其間,一氣呵成地從一九一五年寫到我們這個時代,大致是一部上百個年頭的編年史,描述奧達從農業社會演化成工業社會,從旅遊景點變成社會民主黨的據點──但這也行不通。我對三○年代的奧達市生活知曉多少?對五○年代又熟諳幾分?
於是,我只好轉過頭來寫我自己的時代,寫在奧達市莫布里公寓的一年,或是一年又幾個小時;就選擇二十四戶,每個故事發生在一戶人家裡。一想到這裡,我突然感到豁然開朗了,思想頓時從種種束縛中解放出來。我可以把一切盡情地安排在這一間間屋子裡:氣味、響聲、狂歡、流行歌曲、電視裡的狂笑、吵架口角。所有的城市的喧譁與騷動匯集成了一曲嚶嚶嗡嗡的蜂巢之歌。這足足花費了我四年,我心痴神迷,如同醉得不省人事,也彷彿有人在我的頭顱上鑿了一個洞,將我腦袋裡所有的想法全都一次流乾,半點不剩。
奧達,我的小城,我的小城啊!
在康拉德(火交)的長篇小說《黑暗之心》裡,主角馬洛曾說起自己的童年:「當我看到那上面有一塊白斑特別吸引人時,我會伸出手指按住它說:『等我長大,就旅行到那裡去。』」
馬洛是一個夢想家、冒險家。時至今日,所有的地方在地圖上都已有了名字,你可以順著地名表按圖索驥找到它,也可以到離你最近的旅行社去訂一趟前往該處的來回行程。地理發現的文獻典籍和遊記類的旅遊見聞源源不絕,在那裡不厭其煩地供人瀏覽查閱。一切都已經被發現殆盡,一切都已經被畫了下來,唯一缺少的,是有待於灌入那份令人抑鬱的傷感。
我們已經把全世界所有的地方統統找到了,我們已經把城市名稱和距離都分類系統化了,已經畫出了地形輪廓圖和世界疆域圖。在我的地圖上,奧達的坐標編號為CI─6,也就是說,它是最早繪製出來的那一批。
在詞典裡可以查到:「奧達,霍達蘭郡所屬的行政區,位於哈當厄地區最東南角,郡府所在地。面積一千六百四十八平方公里,地勢陡峭,為山脈高原地帶。工業佔經濟的主導地位。其範圍大致上為古老的兩個人口稠密區:奧達和蒂瑟達爾峽谷。」
不過地圖和詞典已經把這個地名壓縮得體無完膚,看不到它的真面目了。都柏林是有一張地圖,可是雨中都柏林在哪裡呢?難道在詞典上能查得到偷情聖手「費特休文」這個名字嗎?難道查得到秋日豔陽下的社區?查得到醉鬼或發酒瘋的人?或是看得到那些街議巷談、流言蜚語?看得到在寧靜夜晚朝著窗戶伸手打招呼的那個女人?而那個像是路人般一樣沿著街道踽踽獨行的紳士,又能如何尋得?
《莫布里公寓》是第一本描述奧達的長篇小說,首次力求描繪出地圖上的一塊白斑。顯然,本書是一部抽象派的作品,一部務求簡潔的作品,也是一則善意的謊言。反正既然是小說,就不會是精確無誤的科學,最後結局也往往隱晦不明,令人心煩意亂或困惑不解的。
我也把《莫布里公寓》繪製成一塊黑斑,一次到黑暗中心的旅程,一部到一處香菸煙霧騰騰、碳化物毒霧彌漫的鬼域世界的旅遊札記,而那個城裡住滿了嬌生慣養、陌生古怪、膽小怕事卻又精力充沛的人們。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我十分高興終於把滿腹心思向人一吐為快,終於有人被羈留在此瀏覽起這本書了,甚至在遙遠的東方也有人看這本書。
在飛機上我又突發奇想,要一絲不苟地按照馬洛在《黑暗之心》裡做的那樣:我發現有一塊白斑,因為看起來特別吸引人,於是伸出指頭按住它,想等我長大了就旅行到那裡去。
然而,我一心嚮往的並不是出門去旅行,而是急著趕回家去。
福勞德.格呂頓
二○○五年一月於挪威卑爾根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745782
- 叢書系列:Island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留言列表